杨柳八首·其四
温庭筠〔唐代〕
金缕毵毵碧瓦沟,六宫眉黛惹香愁。
晚来更带龙池雨,半拂阑干半入楼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皇宫内绿瓦檐头,一缕缕嫩黄的垂柳。得意春风自在地舞,惹起宫女伤春的忧愁。
晚风携来龙池雨,又将幽怨带上宫女心头。淋入高楼又轻拂着栏干,宫女却愁倚栏干愁更愁。
注释
金缕:指春天嫩绿色的柳条。
碧瓦沟:屋上碧绿的琉璃瓦槽。碧瓦,青绿色的琉璃瓦。
六宫:古代天子立六宫。
眉黛:同粉黛,指代妇女。古时妇女以黛色(青黑色的颜料)画眉。
龙池:池塘名,在唐玄宗故宅。
阑干:一作“栏干”,即栏杆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徐国良 方红芹 注析·花间集·武汉:武汉出版社,1995
2、
刘学锴·温庭筠诗词选·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11
3、
房开江 崔黎民·花间集全译·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7
4、
邱美琼 胡建次·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·武汉:崇文书局,2015
创作背景
这组诗约作于唐文宗大和(827—835)、开成(836—840)年间。王昆吾《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》云:《杨柳》一名《柳枝》,源于隋代民间歌曲,名载《教坊记》,多用于笛乐。刘禹锡、白居易均有诗咏及此。温庭筠大和、开成年间似曾从裴度游,而裴度于此期间与刘禹锡、白居易诗酒唱和,过从甚密,则温庭筠有可能在此期间结识刘、白,《杨柳八首》或即在此期间模仿酬和之作,此诗为其中第四首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刘学锴·温庭筠诗词选·郑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11
温庭筠
温庭筠(约812或说801、824)年—约866或说870、882年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赋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常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 417篇诗文 486条名句
新安吏
杜甫〔唐代〕
客行新安道,喧呼闻点兵。
借问新安吏:县小更无丁?
府帖昨夜下,次选中男行。
中男绝短小,何以守王城?
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俜。
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。
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
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!
我军取相州,日夕望其平。
岂意贼难料,归军星散营。
就粮近故垒,练卒依旧京。
掘壕不到水,牧马役亦轻。
况乃王师顺,抚养甚分明。
送行勿泣血,仆射如父兄。
春日醉起言志
李白〔唐代〕
处世若大梦,胡为劳其生?
所以终日醉,颓然卧前楹。
觉来眄庭前,一鸟花间鸣。
借问此何时?春风语流莺。
感之欲叹息,对酒还自倾。
浩歌待明月,曲尽已忘情。
过故人庄
孟浩然〔唐代〕
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
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
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
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