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马池咏
崔允〔明代〕
秋风揽辔下边城,万里河流绕处清。
樽俎试看酬壮节,壶觞到处迓行旌。
寒骄强弩云传箭,飚转轻车火作营。
慷慨十年长剑在,登楼一笑暮山横。
注释
这首诗选自《嘉靖宁夏新志》(《万历朔方新志》《乾隆银川小志》亦收录此诗)。
樽俎(zūn zǔ):青铜器。樽,同“尊”。樽、俎,古代盛酒肉的器皿。樽以盛酒,俎以盛肉。后来常用做宴席的代称。
酬壮节:酬劳壮烈的节操。
壶觞(shāng):酒器。借指酒类。
迓(yà):迎接。
行旌:旧指官员出行时的旗帜。亦泛指出行时的仪仗。借以敬称出行的官员。
寒骄:北方寒冷地带的高大雄壮的骏马。
传箭:传递令箭。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起兵令众,以传箭为号。引申为传令。
飚(biāo):同“飙”,意为暴风,狂风;猛烈、迅疾。
轻车
简析
《花马池咏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写诗人骑马行至边城的场景;颔联写边关将士的豪迈与英雄气概;颈联生动刻画出边疆军事活动的紧张与激烈;尾联说十年磨砺的长剑依旧在手,登高远望,面对暮色中的远山,一笑置之。这首诗描绘出一幅秋日边塞的壮丽图景,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与对军旅生涯的壮怀。
婆罗门引·春尽夜
夏完淳〔明代〕
晚鸦飞去,一枝花影送黄昏。春归不阻重门。辞却江南三月,何处梦堪温?更阶前新绿,空锁芳尘。
随风摇曳云,不须兰棹朱轮。只有梧桐枝上,留得三分。多情皓魄,怕明宵、还照旧钗痕。登楼望、柳外销魂。
蝶恋花·一别家山音信杳
施耐庵〔明代〕
一别家乡音信杳,百种相思,肠断何时了!燕子不来花又老,一春瘦的腰儿小。
薄幸郎君何日到?想是当初,莫要相逢好!好梦欲成还又觉,绿窗但觉莺声晓。
猫说
《应谐录》〔明代〕
齐奄家畜一猫,自奇之,号于人曰:“虎猫。”客说之曰:“虎诚猛,不如龙之神也,请更名曰‘龙猫’。” 又客说之曰:“龙固神于虎也,龙升天浮云,云其尚于龙乎?不如名曰‘云’。” 又客说之曰:“云霭蔽天,风倏散亡,云故不敌风也,请名曰‘风’。”又客说之曰:“大风飙起,唯屏以墙,斯足蔽矣,风其如墙何?名之曰‘墙猫’可。” 又客说之曰:“唯墙虽固,唯鼠穴之,墙斯圮矣,墙又如鼠何?即名曰‘鼠猫’可也。” 东里丈人嗤之曰:“噫嘻!捕鼠者故猫也。猫即猫耳,胡为自失本真哉!”